2022年7月的一个平常工作日,上海普陀区的街头车水马龙,外卖员小冯如同往常一样,争分夺秒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顾客送去热气腾腾的餐食。当他骑着电瓶车进入某小区时,谁也没想到,一场意外正悄然降临。

图片来源于看看新闻
小冯刚驶入小区,原本缓缓打开的电动门竟突然开始关闭,“砰”的一声,重重地撞上了他电瓶车的后部。巨大的冲击力让小冯连人带车瞬间摔倒在地,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动弹不得。周围的居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吸引,纷纷围了过来,只见小冯躺在地上,表情痛苦,双手紧紧地抱着颈部,电瓶车也歪倒在一旁,餐品散落一地。“小伙子,你怎么样了?”一位热心的大爷赶忙上前询问,小冯却疼得说不出话,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很快,救护车赶到,将小冯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图片来源于看看新闻
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小冯被确诊为颈部脊髓损伤,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小冯和他的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事发后,经普陀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小冯属工伤八级。好在,保险公司向他支付了88361元的职业伤害保障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
然而,小冯认为自己受伤的主要原因是小区保安在操作电动门时,没有为他留出足够的进门时间。于是,他决定将涉事小区的物业公司告上法庭,希望物业能承担起相应的赔偿责任,还自己一个公道。
在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小区物业振振有词地辩称:“电动门关闭是正常的常规功能,小冯作为一个成年人,完全可以预见这种情况。而且事发时,小冯左手握持手机、右手单手控制车辆,这种危险的骑行方式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他自身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看看新闻
小冯的代理律师则据理力争:“物业作为小区的管理者,对电动门的操作负有不可推卸的安全保障义务。保安在小冯还未完全通过时就关闭电动门,明显存在疏忽,没有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这才是导致小冯受伤的直接原因。”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法院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认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于电动门开合时间是否足以使小冯及其车辆正常通过应当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但事实上,电动门在小冯还没来得及完全通过时就开始关闭,保安在操作电动门时存在疏忽,未能为小冯安全通过留下足够的时间,对此物业公司没有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事发时,小冯左手手持手机置于电动车把手上,虽非单手握把,但这一动作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其操控电动车的能力,存在相应安全风险。因此法院依法认定小冯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