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在零售数据上,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有所收窄。
5月的燃油乘用车市场出现了小幅回暖。回暖的背后,是车市转型期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插混(PHEV)和增程式(EREV)车型增速迅猛,另一方面,车企巨头纷纷推出了电动化时间表,比如奥迪和奔驰,印证了“油电共生”的阶段性必然性。毕竟,“守住燃油车基本盘,才能为电动化赢得时间窗口。”
燃油车回暖的原因
2025年5月燃油车表现不俗,这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发力。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相较于往年更为友好,扩大了报废旧车的范围。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在5月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规模中,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降到30%左右。
今年5月底,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的五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知并公布车型目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覆盖面更广,车型数量上也在2024年99款的基础上增长至124款,进一步激活低线城市汽车消费市场。
对于燃油车市场来说,极大缓解了库存压力。5月行业平均促销力度达22.5%,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且连续10个月维持在22%的高位区间。客观地说,这带来了销量的回暖。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燃油车市场份额的快速萎缩。
此外,还有部分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仍心有余悸,特别长途旅行的续航焦虑。国内新能源车普遍采用CLTC工况测试,但该标准在实验室恒温、低速场景下进行,忽略高速、低温等真实变量。另外,充电时间过长的短板仍在制约新能源车普及。这种消费心理在三四线城市尤为突出,还有当地充电网络覆盖不足使得燃油车仍是刚性需求的首选。
具体来看,燃油车销量主要集中在紧凑级市场。数据显示,紧凑级轿车5月零售环比增长3%,大众、日产等品牌表现突出。以上汽大众为例,其5月A级轿车销量为3.15万辆,环比增长54%;东风日产A级轿车5月销售3万辆,环比增长45%。
这也说明了当前市场正进入油电动态平衡期,政策调控与消费选择将共同塑造未来格局。换句话说,以合资品牌为代表的燃油车,通过降价和本土化调整暂稳基本盘,在紧凑级市场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中仍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