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市场竞争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国有企业已将增强核心功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的持续增强,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就是持续识别、建设、完善以及更新企业的一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国企编制“十五五”规划需要聚焦核心功能,更要重点关注核心竞争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提出央企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程序、强化执行、统筹联动,着力构建全流程、能监测、可评估的规划管理体系。我们认为,《办法》是落实《决定》的重大举措。
德勤认为,国有企业在“十五五”规划中,最重要的是明确主责主业,围绕核心功能进行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体现为三个“更加突出”:
更加突出产业导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更加突出闭环管理,完善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两个层面的规划编制、执行、评估、调整、评价等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实现规划全链条、全过程、全级次监管;
更加突出刚性约束,对规划执行中发现的发展方向出现明显偏差、执行进度严重滞后、发展质量低下等问题线索,将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责任追究。
核心功能,是指从国家、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感受到的企业贡献,是企业发展的外在表现;核心竞争力,是指内在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带来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财务表现和资本回报的关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核心功能的增强,应建构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基础、有条件之上。
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哈默的核心能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哈默的核心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那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些能力具有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则从企业的内部流程出发,分析如何通过优化价值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德勤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长盛不衰。